昨天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还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这是举国之措。主要方式是通过国土绿化行动实现,这个和碳汇增量没有矛盾,特别是对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组成部分。但是和碳汇交易来说,却有一定的区别。
我们知道,国土绿化分为民间绿化和政府投入的绿化,那么从碳汇交易而言,只有民间绿化的碳汇项目才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而政府投入的绿化所产生的碳汇减排量,原则上是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它和其他新能源产生的减排量不同,其他类型的项目都是基于市场行为而产生,而政府投入的绿化工程,简单一点说,就是这些碳汇权益的收益原则上属于国家所有,或者纳税人所有。如果由一定的公司操作开发并进行拍卖,涉嫌变卖国有资产等犯罪行为。
目前我们的CCER恰恰由于顶层设计和主管部门缺乏研究,因此不少类似的碳汇项目得以开发并获得审查通过,这样恰恰干扰了碳市场的交易规范,为碳市场的不良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
另外这种碳汇有重复计算的嫌疑。既在地区减排行动中做了统计,又在市场获得交易变现,这样的行为同样难以理解。
因此CCER是否能启动,必须系统解决好顶层设计问题,并需要在社会进行公示,才能进行推广和应用。(王军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