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推动碳减排,全球各国态度不同。6年来,各方分歧最大的《巴黎协定》第六条,即如何通过相互合作来减少排放,终于敲定。英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间,在“拖堂”一天之后,“巴黎规则手册”中最后需要敲定的这部分内容,终于完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大会达成决议文件,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
UNFCCC方面在会后的新闻稿中称:“各方就碳市场第六条相关基本规范达成一致,这将使《巴黎协定》全面实施。
关于第六条的几大分歧
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现实挑战之一,是成本。碳市场可以帮助各国降低成本,吸引发展中国家对清洁创新的投资并加速减排。目前已经有120个左右的国家在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将使用碳市场作为实现NDC的手段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格拉斯哥协议将为碳减排双边交易,以及联合国监管的市场中的排放交易制定规则。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想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困难或减排成本高昂的国家,可以从减排量已经超过其承诺减排量的国家手中,购买减排信用额度。如果这一条款实施合理,则买卖双方将获得双赢,但如果规则设定不合理,则不仅将出现重复计算,还将增加全球碳排放。
为此,6年间,各方在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第一,避免碳减排双重核算;第二,确保减排力度净增长,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简单而言,双重核算是指,出售国在卖出碳减排信用额度时声称自身实现减排,购买国在取得减排信用额度后也声称实现了减排,这就出现了重复计算减排的问题。
以国际民航组织的碳抵消和减排机制项目(CORSIA)为例,此前CORSIA在实际操作中,就意识到双重核算问题,譬如某英国航空公司购买了印度尼西亚植树造林带来的20万吨减排量,那么该国是否也应当提升减排目标和植树造林目标?
根据目前的协议,出售减排信用额度的国家将决定,是将此次的减排信用额度出售给其他国家,还是计入该国自己的气候目标之中。如将其出售,则卖方国家将在其国家统计中增加一个排放单位,买方国家则扣除一个,以确保国家之间的减排量只计算一次。
欧洲航空公司行业协会高级政策主管谭赛尔(Laurent Donceel)表示,格拉斯哥的成果文件会使CORSIA 计划更加严格。“这是对航空公司业务决策的重大澄清。”他说,“这将影响航空公司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投资和机队更新。”
巴西方面也对此感到开心。巴西环境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的协议是“巴西的胜利”,该国正准备成为碳信用额的“出口大国”。巴西拥有亚马逊森林,并具有建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巨大潜力。巴西首席谈判代表莱昂纳多•克利弗•德•阿赛德表示:“这应该可以刺激投资和开发能显著减排的项目。”
不过,最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则仍表示,担心碳信用抵消可能会被滥用,从而使不良行为者避免减排。“关于第六条,我们需要对‘漂绿’保持警惕。”马绍尔群岛气候特使斯泰格 (Tina Stege)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各方在《巴黎协定》第六条中“纠结”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即为旧碳信用如何过渡,才不会大量涌入国际碳市场,并冲击国际碳价。
目前,有不少国家仍持有《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的大量减排量,如按照第六条中建立一个中央枢纽系统的方式来取代CDM,则各国手中的核证减排量(CER)是否应转入这一中央枢纽系统?此前,各方对此争执不下。有谈判代表认为不应当允许过渡,而认为可以过渡的则强调需要对CDM项目过渡进行评估。
此次,各方达成妥协,并设定了一个过渡截止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即在此之前CDM中发放的CER将不予以结转。
据悉,UNFCCC方面指定了一个由12名成员组成的监督机构来执行监督,并负责审查认可信用的基线。
根据非政府组织新气候研究所的分析,这将允许3.2亿个抵消量进入新市场,每个抵消量代表一吨二氧化碳。(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