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内卷潮流席卷全球。这场自中国市场内卷引发的蝴蝶效应通过外贸传导到全球所有的国家。
内卷,其实是经济政策极端化的反映。初期是市场的逐步凋零,后期是一种经济浩劫。因为内卷的主要方式就是同质竞争,不是正向的丰富和发展,而是以形式模仿为主,拼价格,拼时间、拼成本。在这种场景下,市场主体厮杀的武器就是低价,拼杀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的心态发展严重扭曲,知识产权没有价值,关系至上。如果一个市场发展到这种状态,市场的要素和需求就会背离市场初衷。
作为一个经历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人来说,我清晰地看到我们经济从计划经济模式下地区壁垒限制,到市场经济模式下放纵发展的整个过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不断试水,计划经济逐步放开,先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后来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模式,正是这样的有序发展过程,中国快速而健康崛起。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高,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但是这种情况下,官商也逐步渗透到经济领域,官二代、红二代,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用权力干预市场,已经给社会带来反向的示范效应。
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提出后,经济发展有点失控。尤其是在政府管理上中国特色逐步消失,有计划的引导市场发展到后来的任由市场主体自生自灭,从开展的产业引导和布局规划到后来的管理权力下放,虽然市场不断壮大,快速成长,但是由于管理相对失控,政府的管理大部分时间停留在统计职能上,对市场引导方面,仅仅限于部分城市的试点,大部分地方发展失控,产品追求规模世界第一,从开始的少数第一到后来大部分产品都占据全球第一。表面看,我们的发展非常辉煌,但是它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被反思。
失控的经济发展模式,表面看,是完全市场化经济,优胜劣汰,但是由于我们的制度模式,又和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没有配套,该放手的地方又没有放手,不该放手的却不管不顾,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严重的问题。其实内卷,是各种市场资源要素被浪费消耗的一个过程,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反映。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我们社会内卷消耗愈演愈烈。
经济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我们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去考虑,那么同样需要考虑什么该抓该管,什么应该交给市场。而不是通过号召驱动,市场的内涵是利益驱动,计划市场的内涵是适度的管理加引导。如果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仍然没有实操层面的深入思考,实现宏大的目标就有严重障碍。
任何时候,我们的管理者都应该却顾所来径,反思社会发展的初衷,而不是沉溺。这样,我们的经济振兴才有希望。
时至今日,我们在倡导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觉得仍然缺乏一个理念,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界,更包括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过程。建议国家顶层设计者重点关注一下。(王军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