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林讯 2025年5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这一项目不仅是吉安市首个成功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同时也成为江西省内第7个获得此类公示的项目。此举措象征着吉水县在积极响应和推进“双碳”目标方面,已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一、林业碳汇:从概念到实践
什么是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这种生态功能可通过科学计量转化为碳汇指标,进入碳市场交易,实现生态价值的经济转化。
CCER机制的作用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我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企业通过购买林业碳汇等减排项目产生的指标,抵消自身碳排放。这不仅激励生态保护,也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吉水林业碳汇项目亮点:科学规划与多重效益
1.规模与减排量
项目覆盖吉水县八都、白水、丁江等11个乡镇,造林面积达2009.9亩(2012-2023年符合开发要求部分)。计入期为2020年9月23日至2040年9月22日,预计年均减排740吨二氧化碳,总减排量达14,796吨。
2.技术创新与生态管理
项目以系统化造林为核心,通过科学选育苗木、精细化森林培育提升碳汇能力。同时,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3.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项目通过碳汇交易可为当地创造持续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吉水县还创新推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三、林业碳汇开发的意义与挑战
意义
助力“双碳”目标:森林碳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吉水项目为区域碳减排提供示范。
生态与经济双赢:碳汇交易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挑战
开发门槛高:需严格遵循方法学要求,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项目合规性。此前部分项目因文件错误或计量问题受到质疑,凸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管护需求:碳汇效益需通过持续监测和维护实现,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源投入提出更高要求。
四、展望:吉水模式的可复制性
吉水县在林业碳汇领域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1.政策支持:依托林长制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激活林业资源潜力。
2.金融创新:开发碳汇挂钩贷款等产品,吸引资本“上山入林”。
3.产业融合:发展林下经济、林化香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延伸生态产业链。
吉水县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成功公示,不仅是地方绿色转型的里程碑,也为全国林业碳汇开发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随着碳市场机制完善和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的拓展,“卖空气”或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助力我国迈向碳中和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