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站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媒体报道   站长专栏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碳汇商城
中国最权威的碳汇林网站
欢迎进入碳汇林网
站内公告 更多>>
关于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相关要求...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简介
碳汇林最新活动:造林碳汇项目开发...
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
关于举办碳排放模拟核算及国际绿证...
地方政府双碳管理破局新路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公司20...
碳汇林网站将启动改版升级
2022年全球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综合报...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减排项目 更多>>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
GS-红树林可持续发展项目方法学
GS-蓝色碳汇和湿地活动的风险和环境...
CCB项目收费标准
CCB项目标准
CCB标准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注册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代表(...
VCS-SD VISta项目申报模板:监测报...
乡土树种 更多>>
草品种名录
生态护林新尝试:北京建“天敌工厂...
国家林业局公告
枫杨
马尾松
高羊茅
浙北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光合固碳特征...
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
石羊河下游沙生植物群落生境调查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
新闻中心  

茶山碳汇:空气变黄金的产业新路径

发布人:碳汇林网 发布时间:2025-6-3 本文类别:新闻中心 - 站长专栏

茶农们手指翻飞采摘春茶的季节,一片片茶园正悄然成为“绿色银行”——除了茶叶收入,茶树上方的空气也能卖出真金白银。

2022年5月,厦门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收到一笔1.4万元的款项时,全村都感到不可思议:村里5715亩茶园两年间吸收的二氧化碳,竟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长这么大第一次遇到种茶还能卖空气的事”,这位老支书坦言这笔钱打开了农业的新视野。

一、碳汇新经济,茶山空气的变现革命

在传统茶叶交易之外,农业碳汇为茶农开辟了“第二收入”渠道。农业碳汇的本质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种植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过程。

这一概念在厦门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率先落地,2022年5月5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运营。

两村获得全国首两张农业碳票(编号0001和0002),通过厦门银鹭食品集团的购买,完成了首批3357吨碳汇交易。茶农首次意识到:茶树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生态资产。

与传统茶叶交易不同,碳汇交易的核心是环境价值变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茜指出,该平台提供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构建了“农碳交易+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第三方机构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高山茶园碳汇核算方法,成为价值量化的科学基础。

按照该核算体系,每亩茶园年均可吸收0.2076吨二氧化碳。军营村5715亩茶园两年产生近2500吨碳汇,以每吨6元的价格售出。

虽然初期收益不高,但这一突破让茶农看到了生态资源的金融属性——茶树在产出茶叶的同时,还在“生产”可交易的碳信用。

二、茶山碳汇开发路径,从测算到交易全解析

碳汇开发第一步是茶园碳汇能力认证。厦门模式中,军营村6500多亩茶山经专业测绘,最终5715亩符合认证标准。

认证依托三个关键要素:茶园权属清晰、持续种植状态、第三方科学监测。

碳汇测算方法因地而异。厦门采用的是本地化核算体系,区别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标准。

其核心参数包括:茶树品种、种植密度、树龄及当地气候数据。以军营村为例,经严格测算得出每亩年固碳量0.2076吨的科学结论。

交易环节需要平台支撑。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中介机构,一方面对接茶农开发碳汇产品,一方面连接购买碳汇的企业。2023年军营村两笔碳汇交易增收9万元,村民高清根感慨:“想都不敢想,空气居然能卖钱”。

碳汇收入的用途体现循环经济思维。军营村将首笔1.4万元收入用于购置茶园管理设备,提高茶园碳汇能力;后续收益则投入村庄光伏项目建设,创造二次碳汇收益。

三、茶光互补模式,立体开发的土地增值策略

在茶山上空架设光伏板,成为茶园碳汇的增值组合拳。军营村在七彩池观光廊道建设光伏顶棚,面积近千平方米。

这种“板上发电、板下采茶”的模式,实现土地立体化利用:光伏板为游客遮阳避雨,同时为茶树提供遮荫减少水分蒸发。

云南墨江的实践更成规模。中广核碧溪235兆瓦光伏电站覆盖5250亩茶山,通过科学设计光伏组串的高度、密度和间距,为茶树创造稳定微气候。结果出人意料:遮光处理提升了茶叶品质。

经济效益呈倍增效应。墨江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57万元;光伏板清洗维护创造本地就业;电站发电本身又产生碳汇收益——年减碳29万吨。

军营村的光伏项目测算数据更具象:25年运营周期可提供489万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减排3846.95吨二氧化碳。茶园叠加光伏,实现碳汇收益的二次增值。

四、增收致富新引擎,茶农共享生态红利

碳汇产业为茶区创造多元增收渠道。湖南新化县的实践显示,茶园通过“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每年为奉家镇提供采茶、制茶等季节性岗位百余个。

紫金茶业带动2000余户村民增收,茶农王云梅每天采茶收入约150元,她感慨:“如今茶园就是‘绿色银行’,每天有事做,有钱赚”。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茶旅融合开辟第三收入源。湖南春满园茶业依托渠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将茶园打造成集生态观光、制茶体验于一体的茶旅线路。

奉家镇通过举办中国茶寿文化节,实现“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全镇茶园年产值达2.5亿元。

碳汇交易更创造纯增量收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李培功指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弥补了生态茶产品在传统市场的收益不足。

村民既卖茶叶又卖“空气”,获得两份收入,真正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五、挑战与前景,构建可持续碳汇生态

当前茶山碳汇面临标准化瓶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田云副教授指出:农业碳汇概念边界不易确定、碳汇系数较难把握。

农作物碳汇还存在碳逆转风险——如秸秆焚烧会使吸附的二氧化碳重新释放。

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田云团队研究发现,农业消纳的碳排放量巨大,但当前碳汇购买方主要是自愿减排企业,交易规模有限。

需要建立更稳定的需求端,避免农业项目因无法交易而挫伤积极性。

体系建设需顶层设计。田云提出构建全国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设想:以省级单位核算碳汇量,经统一平台交易,由碳排放企业竞拍购买。

厦门模式已显现示范效应,国内多地涉农企业正积极联系碳汇交易业务。

未来茶山碳汇将走向多元融合。恩平市正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覆盖6000公顷,预估收益1500万元;中广核墨江项目打造“光伏发电+新能源科普+生态增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基地。

这种多业态融合,为茶山碳汇开辟更广阔的价值实现通道。

茶农的茶筐里,茶叶是看得见的绿色财富,而茶树上方流动的空气,正成为隐形的“碳金矿”。军营村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光伏顶棚下的茶树郁郁葱葱,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仅200元的贫困村,如今靠着茶叶、碳汇、光伏三份收入,人均年收入突破4.2万元。

茶山碳汇产业的大门已经开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李培功点明核心:农业碳汇交易让农民获得两份收入——传统市场卖茶叶,碳汇平台卖空气。

随着全国更多茶区加入碳汇开发行列,这片古老的绿叶,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生态金芒。

关于我们 | 环保组织 | 背景资料 | 乡土树种 | 站内公告 | CDM 宜林地区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碳汇林群:128797924

工商亮照标识
技术支持:鹤翔网络 沪ICP备10215983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4706室 Copyright © 2009-2026 All righes reserved
中国碳汇林网是中国高效的林业碳汇合作交流网络平台.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打造低碳经济,实现碳中和.
为全球碳汇发展提供专业的合作,交易资讯信息
本站关键词:碳汇林 中国碳汇林 低碳经济 碳中和 林业碳汇